
一、我院资助(奖、助、贷、困、免、补)开展情况
(一)规范程序,严格执行,做好国家奖、助学金评选工作
我院高度重视国家奖助学金评选工作,安排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并形成校、院、班级三级管理体系。同时,在评选前,在全院开好“两会”,即班主任会议、班干会议,将评选精神、评选条件传达给学生,以保证助学金评选政策清晰性。在评选中坚持“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做好受助学生资格审查、资料核查工作,评选后加强监督 我院与各班班主任签订了国家奖助学金责任书,责任落实到人。2016年我院共评选出励志50人,特别贫困学生7人,建档立卡152人,一般贫困185人,总计受助学生394人。
(二)传统与创新相结合,做好三好总评工作
我院严格遵守“公平、公开、公正、透明”的评选原则,开好班主任会议、班干会议,及时、准确的传达三好总评相关精神。同时,注重创新,不断探索先进班集体评选模式,采用了班级公开答辩会形式,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激发了师生共建先进班集体的决心。共评选出5个先进班集体,11名学生标兵,164名三好学生,27名优秀学生干部,9名单项。
(三)做好香港培才慈善基金、华民慈善基金工作
经过对评选条件、精神的准确把握,协同各新生班班主任齐心努力,做好家庭特殊新生的摸排,认真完善程序,学院党政联评,资料科学准备,顺利使得我院4名2016级学生获助。同时,做好培才受助老生学习等方面汇报总结工作。
华民慈善基金针对于应届毕业生,经过前期广泛宣传,积极动员,共有34名学生参评,16名学生受助。
(四)做好社会爱心奖学金工作
庞氏姐弟爱心奖学金、西安马明仁奖学金为我院引进社会资源,创建的奖学金。我院党政领导积极拓展资助渠道,将社会资源引进到贫困生资助中。引进资金60余万元,初次受助学生30余人。
(五)做好生源地贷款工作
生源地贷款是保证学生安心学习的重要举措,我院认真领会相关精神,及时传达学生,经过审核,我院生源地贷款受助学生共400余人,后期积极配合学校,完成了相关学生信息核对工作,有效保证了部分同学生源地贷款余额的发放工作。
(六)做好建档立卡家庭子女精准资助工作
我院认真领会相关通知精神,及时准确传达给学生,通过前期的宣传、精神的传达,资料的审核,我院共有152名学生受助。
(七) 做好暑期家访工作
在学校指导下,我院开展了以“拓宽资助工作新视野、搭建资助育人新平台”为主题的2016年暑假特困学生家访活动。前期经过摸排、筛选出家访对象,选出具有代表性的5位特困生,新疆2名,陕西省内3名,利用暑期,实地家访,并以暑期家访为契机,进一步完善特困生、家庭特殊学生、身体特殊等学生台账,从实际出发、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建立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的长效机制。
(八)其他资助
1.学费减免
学费减免是学校对部分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实行减少或免除当年学费的资助措施。我院减免学费9万余元,受助学生33人。
2.临时困难补助
学生临时困难补助,用于对学生出现的各种临时性困难予以帮助。具有突发性、临时性。我院启用临时困难补助3次,发放资助金6千余元,受助学生3人。
3.冬季送温暖
为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度过一个温暖的冬天,感受校园大家庭的温暖,我校每年12月举行冬季送温暖活动。送温暖形式为棉被等实物。
二、做好资助各项工作,发挥资助育人的功能
我院高度重视资助各项工作,规范程序,严格执行,注意监督,注重引导。坚持评选的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并以评选为契机,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资助育人”的教育理念,坚持物质资助与精神支持相结合、管理服务与资助育人相结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通过开展“感恩主题班会”“诚信教育”主题征文、制作榜样学生视频、学习经验交流会等活动,加强学生的诚信、感恩、励志教育。
三、资助工作创新点
我院高度重视资助工作,不断探索新途径、新方法,以发挥资助育人的功能。
1.创新先进班集体评选模式。采用班级公开答辩形式,初次当班主任的老师和新生班学生干部为评选,强调评,更注重通过评选,激发师生共建先进班集体的热情和灵感。
2.开创学生资料编码制。资助各项评选,都会涉及学生大量纸质资料,在整理、归类等基础上,研究出对学生资料实行编码,能够快速找到学生资料,提高了工作的有效性。
3.落实精准扶贫。通过学生谈话等多途径了解学生的经济等情况,初步实现“脱贫”一个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