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9日杨凌农科城国际马拉松比赛鸣枪开赛,我院针灸推拿专业教研室主任、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疼痛科主任陈军教授、针灸学教研室教师席瑾、学生辅导员刘沫含带领200余名针灸推拿专业、中医康复专业、康复治疗专业的学生积极参与,发挥特长,展现了针推学子的专业优势和青年学生热情奉献的精神风貌。
赛前,学院学生社团针灸推拿协会、青青模拟医院、康复学社辅助祝斌野老师、赵盼盼老师、杨海永老师开展了志愿者选拔面试活动,三位老师现场考察了滚法、揉法、点法、按法等推拿手法,从500余名候选人中择优筛选了200余名学生,为赛后康复服务志愿工作夯实了专业基础,保证了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活动当天,老师和同学们登上了凌晨4点的校车,赶在6点杨凌封城前到达杨凌会展中。8点钟比赛准时鸣枪,在等待的过程中,同学们积极练习手法,针对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向老师请教学习。上午10点40分,第一梯队的完赛选手来到康复区,同学们发挥专业技能,使用中医推拿、拔罐、针灸等专业手法,帮助马拉松运动员在较短的时间内放松肌肉、缓解酸痛、降低疲劳感。针对赛后出现严重肌肉痉挛的跑友,同学们积极寻求老师的帮助,在老师的现场示范和指导下,同学们有效解决了大量肌肉痉挛的突发情况。赛后康复服务一直持续到下午2点30分,学院师生不间断地为参赛者进行恢复服务,期间处理抽筋案例达200余次,眩晕案例30余例,人均服务40人次,累计服务超过8000人次,获得了主办方和跑友的高度赞扬。
赛后,陈军老师表示:“这次的志愿服务活动,不仅培养和发扬了新时代大学生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更是让我们针灸推拿和康复专业的学生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学习、锻炼、提升了专业技能。在整个服务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还是比较全面的,但是对一些知识点的掌握和滚法、揉法、点法、按法等推拿手法的练习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这次活动也是对我们学院学生临床技能的一次检验,之后我们会根据这次现场实训情况,找准发力点,精准培训一些临床技能。”
针推2005班学生张猛说:“能够通过学校的选拔和培训参加本次志愿服务活动,对我们来说意义非凡。大家在凌晨四点出发,每位志愿者持续3小时推拿按摩近30余名参赛者,有的志愿者胳膊都累肿了,非常辛苦,但我们也非常有成就感,我们在服务过程中不仅增强了中医文化的自信心,同时也提高了对于中医推拿手法的熟练度,本次志愿服务对我们和运动员来说,都是一次共同成长的机会!”
针推研2202班学生南烨说:“参加了这次活动,看到了热血的运动员,觉得不管年龄多大,生活就该积极向上。我们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在推拿过程中遇到最多的是抽筋,采取一些拉伸的手法,帮助他们缓解不适。在这个过程中,收获了跑友的认可,很有成就感,并且让大众也进一步了解针灸推拿,传播中医针灸推拿文化。很有意义,下次还去。还有学院的老师一直在场地转,指导我们,很有安全感,也很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