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2日上午,针灸推拿学院在综合楼8楼会议室开展骨干教师授课能力提升活动,国际交流处副处长高娟、副院长王渊及学院中青年教师参加,会议由王渊主持。
会上,高娟介绍了此次埃及学生来校交流活动的重要性及专业性,对教师的自我能力提升、团队素质水平培养及院系专业建设都是非常好的一次机会,并对授课教师提出三点建议,一是要精化课程内容,以科普性、通识性、趣味性为主,增加埃及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结合埃及学生宗教信仰及生活习惯,教师应在从授课内容及着装上进行注意;三是在英语表达中,注重准确性和专业性,更好地向埃及学生传播中医药文化。
授课环节中,多位骨干教师代表轮流上台演示,每位老师根据自己的专业均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及实操示范。屈红艳表示,针对中医药国际交流的授课特质,需在课程设计及师生互动等方面着重注意。各授课教师均积极参加讨论,提出了许多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建议,如结合临床案例,穿插八段锦、五禽戏、茶饮等中医药知识等,提升国际学生学习兴趣。
王渊总结发言,一是课程设置上,结合学生水平,有针对性的进行授课内容的调整,做到循序渐进、环环相扣,突出重点,讲清难点。二是授课方式上,应将趣味性及互动性的内容穿插入专业课程中,注重授课逻辑性、渲染性,也可适当结合板书,图文并茂。三是授课技巧上,不能生搬硬套,应结合学生特点对授课节奏进行调整。他鼓励授课教师继续提升自我水平,为组建针灸推拿方向双语梯队进行积极准备,为针灸国际化的推广作出努力。
(文/李璐 杨华 审核:王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