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色家书”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浸透着坚韧与智慧,担负着精神与传承。针灸推拿学院学生党支部庆祝建党100周年党史学习系列活动之“读红色家书 书青春华章”,通过诵读纸短情长的英雄先烈家书,感悟鲜明的革命底色,感受革命者的情感和思绪,教化学生党员以务实担当精神接续奋斗。
本期为大家带来的是针推1903班积极分子宋玉诵读的吉鸿昌先生的就义前给妻子胡红霞的遗书。
家书原文:
“夫今死矣!是为时代而牺牲”——就义前给妻子胡红霞的遗书
红霞吾妻鉴:
夫今死矣!是为时代而牺牲。人终有死,我死您也不必过伤悲,因还有儿女得您照应。家中余产不可分给别人,留作教养子女干等用。我笔嘱矣,小儿还是在天津托喻先生照料上学以成有用之才也。家中继母已托二、三、四弟照应教敬,你不必回家可也。
附:就义诗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感悟:
我是针推1903的宋玉,读吉鸿昌前辈家书突然觉得我们这一辈很是幸福,生活在先辈们渴求的并为之奋斗一生献上宝贵生命而得来的和平、幸福和充满生命力的时代。吉鸿昌前辈英勇抗敌不畏牺牲的精神,面对小家与大爱之间的全局观念让我深感敬佩。其信中更写到: “夫今死矣!是为时代而牺牲。”更感受到前辈对祖国的大爱以及誓死救国的坚定决心。人终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而吉鸿昌前辈正是重于泰山的模范,为大爱、为责任、为忠义慷慨赴死,英勇献身!
作为一名积极分子,更应牢记前辈大无畏的奉献精神,深刻感受英雄力量,肩负起时代使命,在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发挥应有的模范先锋作用。
作者介绍:
吉鸿昌(1895-1934),原名恒立,字世五,河南省扶沟县人,中共党员。1913年入冯玉祥部,从士兵递升至军长,骁勇善战。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参与组织中国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被推举为主任委员,准备在家乡河南发动中原暴动,向国民政府发难。11月24日,经蒋介石下令,吉鸿昌被杀害于北平陆军监狱,时年39岁。
2009年他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2014年9月1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