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色家书”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浸透着坚韧与智慧,担负着精神与传承。针灸推拿学院学生党支部庆祝建党100周年党史学习系列活动之“读红色家书 书青春华章”,通过诵读纸短情长的英雄先烈家书,感悟鲜明的革命底色,感受革命者的情感和思绪,教化学生党员以务实担当精神接续奋斗。
本期为大家带来的是针推1802班中共党员屈伸诵读“毛泽东写给儿子毛岸英、毛岸青的信”。
岸英、岸青二儿:
你们长进了,很欢喜的。岸英文理通顺,字也写得不坏,有进取的志气,是很好的。惟有一事向你们建议,趁着年纪尚轻,多向自然科学学习,少谈些政治。政治是要谈的,但目前以潜心多习自然科学为宜,社会科学辅之。将来可倒置过来,以社会科学为主,自然科学为辅。总之注意科学,只有科学是真学问,将来用处无穷。人家恭维你抬举你,这有一样好处,就是鼓励你上进;但有一样坏处,就是易长自满之气,得意忘形,有不知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危险。你们有你们的前程,或好或坏,决定于你们自己及你们的直接环境,我不想来干涉你们,我的意见,只当作建议,由你们自己考虑决定。总之我欢喜你们,望你们更好。
1941年1月31日
诵读感悟:
我是针推1802屈伸,捧读《红色家书》之毛泽东写给儿子毛岸英,毛岸青的信,,我不仅加深了对先烈的敬仰与怀念,而且学会了应当怎样做人,怎样做事,怎样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的道理。在信中,主席除告诫孩子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外,还特别指出:“你们有你们的前程,或好或坏,决定于你们自己及你们的直接环境”。即使从这些只言片语之中,我们也不难看出老人家是多么重视用正确的世界观与价值观去教育和引导自己的孩子。在新中国成立的20天后给表舅的一封信中,毛岸英曾经满怀喜悦地写道:“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翻身是广大群众的翻身,而不是几个特殊人物的翻身。”两年后,这位风华正茂的年轻人血洒朝鲜战场,并同千千万万个牺牲的志愿军战士一样,长眠在异国的土地上。毛岸英以自己年轻的生命实践了父亲的谆谆教诲,也为领导干部的子女树立了辉的榜样。
《红色家书》 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波澜壮阔的革命战争中, 无数志士仁人告别父母,远离亲人,走向战场,在紧张的工作与严酷的战斗间隙,他们将对亲人的思念付诸笔端, 写成一封封充满亲情、激情与爱情的家书。 这些家书或柔情似水,或豪情勃发,是革命者与亲人间的心灵交流,承载着战火的记忆,蕴涵着无穷的思恋, 诉说着无尽的思念, 寄托着殷切的祝福。 这些家书是老一辈革命家和革命先烈留给后人的无比宝贵的精神财富, 是我们今天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也是我更好地向党,向人民靠拢,秉承与发扬党的优良精神的媒介,更是我不断砥砺前行路上的一份动力。
书信作者: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他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主席。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